感情中感到焦虑?如何解决?

嘉待婚姻
2023-07-06
2143
20
感情中感到焦虑?如何解决?_嘉待婚姻

事例

感情中矛盾的真相

H小姐和M先生谈恋爱一年有余,他们一起来见我的时候,告诉我他们之间已经无法有效沟通。我们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共同梳理了当前的问题,我发现他们之间所有的冲突,似乎都有一个固定的规律。

每当两人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H小姐就会心情不好,而M先生则会很努力地寻找解决方案。可是他这么做反倒会让H小姐反感,进而变得非常焦躁,然后M先生就会陷入沉默和回避的状态,这让H小姐更加暴躁,于是两人的关系进入一个恶性循环,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缓解。

交往初期,这样的情况偶尔发生,两人也有足够的意愿和热情来修复这段关系,可是随着相处时间越久,矛盾不断积累,修复周期不断变长,两人的关系也就越来越差。在耗尽了最初的甜蜜之后,彼此都感到失望甚至绝望。

H小姐和M先生的情形,在我的情感咨询工作中很常见。很多人并不能足够理解自己的伴侣,所以容易怀疑对方言行举止的变化,是不够爱自己的表现。比如在这个案例中,H小姐反复指责M先生热恋期过后的表现大不如前,而每当听到这样的指责,M先生就会失落地垂下头,说自己总是被误解,非常难过。

越沟通越无效,在不断的失望和挫败感之后,彼此之间的矛盾也就越积越多。

分析:移情

感情中这些无论怎么沟通也无法被理解的情绪、感受或反应,到底是怎么回事?理性沟通无法处理的问题,多半是和非理性的潜意识有关系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有一个概念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H小姐和M先生的状况——移情(Transference)。听上去很专业,但其实很容易理解。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和来访者会建立起亲密的咨询关系。来访者经常会表现出一些看似莫名的情感,比如毫无必要的取悦、迎合,没有根据的猜疑、防御,或者难以控制的敌对情绪。这些情绪并非由咨询师的言行所致,而是来访者将童年家庭关系中被压抑的感受投射在了咨询师身上。

移情同样也会发生在伴侣关系中。童年留下的许多未经处理的情绪,会被当前关系中似曾相识的场景、关系状态,甚至是伴侣的外在表现所触发。移情在亲密关系中很常见,但是通过移情投射出的情绪如果是负面和病态的,那么亲密关系就会受到伤害。

感情中的移情

H小姐为什么会感觉到不被重视?因为她认为M先生寻找解决方案的行为,是把问题变成一个非情感的、纯理性的问题,是在拒绝回应她的情感。进一步了解之后发现,她对这种行为的厌恶,始于小时候父亲在情感上对她的疏远。每当H小姐希望亲近父亲的时候,父亲都会表达“有问题吗?没问题别来烦我”的意思。

与此同时,M先生专注于理性解决问题的行为,以及面对H小姐暴躁情绪时的沉默和回避心态,其实是因为M先生的父母关系紧张,自己一直不受重视,为了得到更多的关注,他从小就在家中扮演问题解决者的角色。但如果问题解决不了,比如对于父母的争吵,他往往感到焦虑和无能为力,所以习惯了以沉默来应对他无法解决的问题。

H小姐的焦躁情绪,并不是因为做作或者脾气暴躁,而是因为她在当下的关系中感受到了似曾相识的挫败和怨恨,她的表现更像是在抗议曾经的经历。而M先生的理性和回避,并不是不爱她,只是这种方式不为H小姐所理解和接受,而他对冲突的恐惧又让H小姐进一步感到自己被忽视。

移情的启示

最重要的一点是,你需要明白在和伴侣的相处中,对方的态度和反应并不都是针对你的。有很多人内心隐藏着原生家庭创伤引发的情绪,这些情绪往往很负面,在普通的人际关系中并不会轻易流露出来。而亲密关系中双方的情感距离足够近,被压抑的感受才可能得以释放。所以感情中的矛盾,并不完全是你们的沟通方式引起的,也可能是对方对你产生了移情心理。

要拥有高质量、低冲突的关系,一方面当然是注重沟通,但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提升自我认知,化解潜意识中压抑的不良情绪。你可以通过自我探索或者心理咨询重新审视自己的成长过程,了解内心深处那些阴暗的角落,从而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移情心理。拥有了这样的认知,你才能够意识到冲突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两个人之间的问题,还是被触发的不良情绪。

两人之间的沟通,不只是一个把事情分出对错的过程。如果矛盾是由双方移情心理所引起,那么仅仅纠结于对错,是无法解决问题的。H小姐和M先生,常常会花很多时间来争辩M先生的解决方案到底好不好,可真正的问题其实是两个人的情绪反应,是曾经糟糕的亲密体验在彼此身上的相互映射。理想的亲密关系中,两个人若能够联系各自的成长经历来看待彼此,分清楚矛盾来自客观冲突还是移情作用,甚至能够共同探讨和处理移情心理,将会获得深度的理解与接纳。

你是焦虑型依恋人格吗?

从情绪取向治疗(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EFT)的角度来看,焦虑型依恋是指用焦虑掩饰对被抛弃的恐惧。焦虑型依恋的人,可能因为小时候父母对自己的回应方式不及时、不持续或者时好时坏,所以长期处于被忽略或被抛弃的恐惧当中。这种恐惧被称为原生情绪。

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原生情绪的困扰,便可能产生出所谓的次生情绪来进行自我保护。有的人会愤怒地抗拒他人,有的人则会产生焦虑情绪,向父母发出既依赖又抗拒的信号,以此来获得对方的持续关注。还有的人会展示冷淡无情的一面,让对方感到“我不需要你”,以此来保护自己。

当一个人的主要情绪为愤怒和焦虑时,可以被归为焦虑—抗拒(anxious–resistant)型,而当一个人更多表现出疏离和冷淡时,则可以被归类为焦虑—逃避(anxious–avoidant)型。虽然表现有所不同,但是两种类型的人,内在的情绪都是对被抛弃的恐惧,只是反应不同。尤其是逃避型的人,很容易让人以为她真的冷淡,但其疏离行为只是对内在痛苦的掩饰。

焦虑型的人成年后在与伴侣相处时,也常常会展示愤怒、焦虑或者疏离的次生情绪。比如焦虑—抗拒型的人,会要求爱人迅速回复电话短信,每天报告行踪,禁止其和其他异性来往,等等。

一旦达不到这些期望,这种类型的人就会展示出巨大的愤怒和焦虑情绪。抗拒型的人,会依赖这种反应来获取对方更多的关注和照顾,从而安抚自己的不安。而逃避型的人,在面对类似场景时,则更多展示出疏离的倾向,采取回避、忽视、冷战等方式,来掩饰自己对关系破裂的恐惧。

焦虑型依恋的影响

焦虑型依恋对于成年人亲密关系的影响在于,这种次生情绪(愤怒/焦虑、疏离/冷淡)的本意是表达内心原生情绪——希望被照顾的诉求,但是站在伴侣的角度,他却会被对方外露的次生情绪所干扰,从而产生误解。

焦虑型依恋的人会让他们的伴侣感到困惑,他们非常敏感,一件小事就会被触发,反应过于强烈。或者很冷淡,不理会周围的人,遇到问题会把自己像刺猬一样包裹起来。

虽然你的最深层情绪是担心被抛弃,但是表现出来的次生情绪却可能让伴侣感到你占有欲强、爱管闲事、缺乏信任或者拒人于千里之外。由于不清楚这些行为的真正动机,伴侣也就无法安抚你的原生情绪,而只能回应你表现出来的次生情绪。

若两个人都是焦虑型依恋性格,情况则有可能更糟糕。当一方感到恐惧并展示愤怒、焦虑或者疏离时,也会触发另一方的恐惧并且展示类似的次生情绪。尤其当一方是抗拒型,而另一方是逃避型的时候,就会产生夫妻关系中十分常见的逼近—回避的场景:一方不断抗议、逼近、索取更多的爱,另一方则不断逃避、疏离、拒绝进一步沟通。

解决方式

如何改善?

首先,建议你和伴侣一起去寻求专业的帮助,向情绪取向治疗方面或擅长处理夫妻关系的咨询师求助。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依恋性格可能会影响和塑造你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但并不会完全决定你的未来。只要把时间和金钱投资在重塑自己的性格上面,对幸福指数的提升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如果你暂时无法寻求专业帮助,只能依靠自己去做调整,那么这会是个不小的工程,需要你的耐心和坚持,因为毕竟要改变多年形成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感情中感到焦虑?如何解决?_嘉待婚姻

建议你按照这三个步骤去做:理解与反思,沟通与商讨,尝试与改进。

理解与反思

人格、情感模式和行为的自我调整,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自我认知。人们遇到问题时习惯于指责和怪罪别人,但其实自己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问题,知道它如何形成,会有哪些习惯性的反应,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做出改变。如果你觉得自己是焦虑型人格并且对现状不满,那么你需要对依恋性格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

你需要反思的是,你的愤怒、焦虑或者疏离的表现,本质上是为了安抚自己,让自己避免面对被抛弃的恐惧。可是这些表现,是否真的可以达到安抚自己的目的?是否有更好的选择?

你将一张纸一分为二,在左侧列举一些容易触发你焦虑型依恋的场景,以及这些场景里你的情绪、想法和行为,然后在右侧列举理想状况下你认为最好的,最能够安抚你的恐惧,也最有利于双方关系的结果。然后你可以问自己:如果按照左边的想法去行事,真的可以得到右边的结果吗?

比如你在左边写的是,男朋友不回复短信,你怀疑他和其他女孩在一起,于是你打电话向他抱怨并与其争吵。这样的行为,可以让你的伴侣了解你的担忧,能够促使他自愿地给予你安抚和积极回应吗?愤怒和焦虑,往往可以在当下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注意力,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强迫性的索取,并不利于双方形成亲密的回应模式,而是会让一切亲密行为看上去都像完成任务一样。

在我的经验中,很多焦虑型依恋的人,在情感诉求的表达上往往都是词不达意的。心里想的是一种,表达出来让别人接收到的是另一种。不仅没有得到安抚,反而破坏了彼此的感情和信任,加剧了冲突。

沟通与商讨

在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充分反思之后,你可以和自己的伴侣进行较为深入的沟通,让他了解你的成长经历如何影响你的性格,包括有哪些重要事件塑造了你的习惯和行为,以及当你做哪些事情的时候,是你的愤怒、焦虑或者疏离情绪在作祟。

同时也让对方知道当你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因为不安,而不是嫌弃或不信任对方。这样的沟通,可以帮助对方将冲突归因于你内心需要被呵护的部分,而不是你们的关系。

你也可以和伴侣分享当前他回应你的方式,会让你有哪些感受和想法,尤其是情绪上的反应是怎样的。比如当对方在微信里只回复一个“哦”的时候,你的心里会隐隐有些被冷落的感觉。因为你从不表达,对方可能从未注意到你的情绪,行为上没有调整,反过来就强化了你最初的不满。除了分享,也应该向伴侣提出能让你满意的表达,比如把“哦”换成相对更热情的“好哒”。

你们还需要共同分析,在过去的互动当中,有哪些因素一直在阻止你们尝试新的方法,导致你们一直执着于某种低效的、不良的互动模式。双方的哪些误区,限制了你们对于不同互动模式的探索,比如一方可能觉得沟通的方式不需要刻意去讨论,另一方认为自己的沟通习惯无法被改变。

有了这样的相互了解和分析,你们可以共同商讨,未来在类似的情况下,双方可以做哪些事情来更好地回应彼此。你们可以设计和约定一些特定的行为,以及如果出现回应不及时的问题,可采取的最佳修复方式。

成熟的伴侣是非常擅长修复关系的。出了问题,不要让它就这么过去,而是等平静下来之后,两人一起去沟通、探讨,摸索出更好的方式来修复,避免以后再次发生同样的问题。

尝试与改进

接下来,就是要把所有的计划和商讨付诸实践。我的建议是,先从一些相对简单的小事入手,尝试一些新的方法,来得到一些互动中的“额外体验”。

比如,以前对方不回信息,你会很焦虑并且打电话去质问,那么这一次你试着打电话告诉对方你又产生了焦虑感,希望对方知道,而对方则改变之前敷衍的态度,鼓励你勇敢面对焦虑,给予你情感上的支持。这种新的互动方式,会带来新的体验和情绪反应,而这种独特的结果,会成为改善两个人关系的基石。

另一方面,并非所有方法都奏效,或者能同时照顾到双方的感受。所以不断改进和平衡也很重要。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基本思路是:

(1)尽量让对方透过你的次生情绪和行为,看到你的原生情绪,给予对方机会,以准确回应你对被抛弃的恐惧;

(2)两人关系出现矛盾和裂痕后,要积极迅速地修复,不要让次生情绪有不断滋生和发酵的空间。

感情中感到焦虑?如何解决?_嘉待婚姻

最后,我推荐一本书:《亲爱的,我们别吵了》,它是情绪取向疗法的创始人之一苏珊·约翰逊的作品,是写给大众读者的,非常适合深入理解和反思这个问题,也给出了很多值得尝试的实操方法。

内容来自嘉待婚姻老师原创、婚姻咨询师投稿以及优秀内容搜集,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本文永久地址:https://www.ijiadai.net/article-9090.html
相关精选婚姻情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