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如烹小鲜,食材、佐料、火候,缺一不可。
爱情可以看做佐料,不可缺,可是,也不能太多。
论食材的重要性
老食客都知道,食材本身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菜品的等级,《舌尖上的中国》也告诉我们,如何利用食材本身的风味再加工,是一件考究厨师技巧的事情。
在婚姻中,食材就是双方的“人格成熟度”。
人格不够成熟的人,就像烧烤店中那存放了很久,甚至已经过期,变质的冷冻肉,它早就没了肉味,需要靠大量的佐料,和香料,来掩盖短板,提升味道,而人格足够成熟的人,就是新鲜,优质的食材,比如一条最新鲜的多宝鱼,只需要加点姜丝清蒸一下,放一点豆豉油,就会很好吃。
人格足够成熟的人,不需要靠爱情来解决自身问题,更不需要把自身存在的问题,投射到伴侣身上,转嫁给爱情。
他们本身的生活就已经很好的,爱情对于他们来说,只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他们对于自我有足够丰富的认知,他们的心里没有那个缺爱的黑洞。
他们更有人性,他们的人性也遵循马斯洛生存定律:人只有在满足了最基本的需求—生存的基础上,才会产生爱。
无论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他们都靠自己,就能存活,而不需要他人的,爱情的救赎。
论佐料的重要性
我有一个学员贺姐,离异,前一段婚姻就没有爱情。
当时贺姐刚经历一段极其失败的恋情,对爱情心生绝望,她猜测:也许婚姻这东西,没有爱情,也可以,并不是每一段婚姻里都有爱情吧?
然后,她嫁了。
男人很爱他,可是她不爱男人。
女人的身体是很诚实的,面对一个不爱的人,最大的考验就是:没有性生活。
一开始,她还愿意履行义务,或者自己身体有需要的时候,也能凑合,可是到后面,直接分房,分床睡。
“我的生命在逐渐干涸……”贺姐说。
婚姻这东西,是一定需要爱情的,就像吃水煮菜,也至少要加一点盐,顿顿无油无盐,没有任何调料,不仅是不好吃,就连你的身体,也受不了。
毕竟,这些个调料里,富含那么多乱七八糟的矿物质,出现在人类进化的菜单,有一定道理。
很多人跟贺姐当年有类似的疑虑:周围那么多夫妻,也并不是每一对都有爱情啊?
爱情在婚姻中会被消耗,最后会消散,这是一定的,可是,如果火候掌控得好,它能进化,你眼见的,是许多人的婚姻中没有爱情,可是,也许人家的爱情正处在“消散”到“进化”的路上呢?
佐料很重要,火候,也不可少。
论火候的重要性
我是一个四川人,我知道大部分川菜都要求火一定要大,下锅起锅一气呵成,最后的味道才正宗,比如,回锅肉。
当婚姻中的爱情被生活磨平了,就像那白水煮肉,肉是一块好肉,可是,味道,寡淡。
怎么办呢?
学点知识,特别是心理学,情感心理学知识,动一动脑子,给它再加工。
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佛洛姆将爱,分为激情之爱,幻灭之爱,和伴侣之爱,我们口中说的爱情,通常是指激情之爱。
它和多巴胺,肾上腺素,催产素,荷尔蒙等一系列能够让你兴奋,产生粉红色泡泡的化学物质有关,这个时刻,你是看不清对方的真实面目的,而待到柴米油盐酱醋茶把这些幻想一一击碎,就迎来了幻灭之爱。
而让幻灭之爱能够进化到伴侣之爱的,是同理心、包容、和给予。
爱,是有自己的进化规律的。
当你了解对方的真面目,继而接纳对方的缺点和优点之后,你便能升起同理心,从而能够包容曾经让你不舒服的东西,继而愿意给与对方更高一级的爱意。
就像那一块白水煮肉,索然无味,可是你把它切薄一点,再加上蒜苗,豆豉,青椒,甚至可以加莲白,土豆片,老咸菜,大火一爆炒……
它就变成了一道新的菜:喜闻乐见的回锅肉。
肉还是那块肉,调料变了,火候变了,最后的味道,更棒了。
论厨子的重要性
烹小鲜,除了食材、佐料、火候,还需要一位厨子:当事人。
尹天仇为了当演员,每天手捧一本《论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想要烹好婚姻这道菜,建议人手一本佛洛姆的《爱的艺术》。
对于普通人来说,有些晦涩,有些难懂,可以结合其他心理学书籍搭配食用,如果觉得有必要,也可以求助咨询师。
《食神》告诉我们,成为一个好厨子,要用心,用心了,一碗叉烧饭都能夺魁,你看,这个世界,果然真理都是相通,殊途同归的,想要成为一个好的婚姻er,一个好的婚姻经营者,要用的,不也是心吗?
用心了解自己,用心了解对方,用心学习婚姻,用心经营婚姻。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