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公公头七那天住院,顺产一个女孩。
婆婆要求老公尽孝守着葬礼仪式,当天不许来医院。我虽然理解老公,可当九死一生出了手术门,迎接我的只有娘家人,心里还是很悲凉。
后面在医院住了2天,婆家人更是一个也没来看过我,出院也是和我妈大包小包坐着公交回的家。
看着别的产妇和宝宝被当宝贝一样围绕,喜气洋洋,而我的宝宝从降生开始,就好像是个“灾星”,我心里有苦说不出,多少对他们有些恨。
举个例子吧。
有时候婆婆抱着孩子说要是公公还在就好了,也能看看孙女多可爱。
我就觉得她是在诅咒孩子,是不是讽刺我的孩子生的不是时候?
我就一把抢过孩子进屋躲着,家里气氛一下就不好了。
或者老公说:
“你别整天给妈看脸色,当时我们没去医院,我和我妈都很内疚,不是给你办了轰轰烈烈的满月酒?还给了你和孩子二十万现金?我爸已经去世了,现在就我妈一个人也不容易!
我更是火气翻涌:
“就她不容易?我一个人在医院生孩子就容易了?”
所以产后一年,我和老公心里都暗暗憋着一口气,再也没有以前的快乐。
对于老公和孩子,我明明有着满心的欢喜和爱意,有的时候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完全找不到正确的表达方式,我变得敏感多疑又尖锐。
那时全家人都避着我,说的好听是怕惹我生气,其实我知道他们是觉得我暴躁易怒躲着我。
我也需要爱人的拥抱和关怀啊!可是根本没有人在意和关注我的感受。就连最亲的枕边人,我的老公,自从有了孩子再也没跟我睡一张床,他不来找我,我也不去找他,我们就这样僵着,谁也不肯低头。
我真的好累,也不知道为什么累。有时候就想瘫着,或者睡觉,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放松下来。
对生活我没有目标也没有兴趣,仿佛这个世界只有自己陪着自己,让我觉得生活在深海巨渊一般孤独和恐惧
当时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病,只觉得自己没有安全感,心里很受伤,一安静下来就想哭,更觉得我不配当妈妈,也觉得家庭气氛都是我搞糟的,我就是那粒老鼠屎,毁了一锅汤。
后来我意识到再这样下去可能会带着孩子离开人世,这个可怕的念头让我如梦初醒,我选择接受心理治愈。
这是我最近刚接手的一个咨询,发生在夏女士身上的真实故事。
所以我想跟题主说,孩子确实很可爱,但女人生孩子真的很累,不管精神还是身体都是透支性输出,如果还有其他的家庭矛盾或者夫妻矛盾没有得到正确排解,更没有人能够感同身受理解你当时的无助和崩溃!
所以如果题主真的很在意或者担忧产后和老公相处不好,需要记住以下3点。
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成为自己!
这是我想表达的重点。
正视并接纳自己的情绪,
负面情绪也有积极意义
孕育、生产、养育本身就是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论妈妈还是爸爸,都是第一次接触新身份,并不是谁天生就是好父母。
身份角色的转变,日益加重的育儿压力,让每一对新手父母都有着精神崩溃的风险。
成年人的崩溃不是火山突然爆发,而是水滴石穿日积月累的结果,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也许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夏小姐的故事中,她觉得自己是家庭气氛的破坏者,是家庭和谐的罪人,所以她才会产生“只要自己消失,这个家庭就会快乐”的内疚想法。
加上身边亲人和老公也抱怨夏小姐:“你太娇气,太负能量,怎么就不能有点积极情绪?”
但实际上NLP神经语言程序学认为情绪本身并没有意义,所有的意义都是我们赋予给它的,你赋予情绪的意义是什么,你将收获什么。
情绪没有积极和负面之分,即使糟糕的情绪带来的也是积极的意义,因为它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满足自己。
我从心理学角度鼓励夏小姐:
心理学家认为情绪的本质是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但情绪并不等同事件。
事件是无法更改的现实,但情绪很多时候是个人根据事件结果产生的态度臆测。
夏小姐的愤怒和敏感,源于生产时“被抛弃”让她产生孤独感,所有她才会用各种看似“很作”的方式满足自己“被在乎”的内心需求。
在夏小姐的治愈中,认可夏小姐“所受的委屈”是第一步。
委屈的本质是:“在我生产最需要帮助和陪伴的时候,你们没有给我你应该给我的。”
感到委屈的人实际是把自己放在低位,把对方放在高位,让卑微情绪操控着自己。
我鼓励夏小姐,心理成熟的人知道满足自己的需要是自己的责任,对方没有一定的责任要给我什么;并且得不到你可以直接开口要,或者让对方用别的形式弥补达到心理平衡。
掌握自己的情绪力量要比抛弃情绪来的更强大。
通过语言判断真实诉求,
别让愤怒压垮情感
有人说:优雅地表达愤怒,而不是愤怒地表达,其实是一件艺术。
第二阶段的治愈,我希望夏小姐可以和丈夫揭开前怨,哪怕是痛痛快快吵一架都可以。
表达你的愤怒,只有放下过去,才可以直面未来。
夏小姐起初还有点质疑,她问我:
“我和老公现在虽然不说话,但至少不吵架啊,日子还能凑活过下去。你鼓励我和老公吵架,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俩都生气?能有什么正面意义?
我安慰夏小姐:
“让你们俩发生冲突就是这件事的正面意义,冲突能将亲密关系中潜藏的争端和矛盾暴露出来,只有吵架你们两个人才都把挤压在心里的话语说出来,才有互相听见对方心声的机会,如果处理得当,冲突反而能促进亲密关系的发展。”
我教授夏小姐学习掌握【ABC情绪理论】,这是由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的。
人们常常对一件事情 A做出反应C,但忽略了中间的B(解释),对事件A不同的解释,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和结果C。
简单的说: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日积月累,就会引起情绪障碍。
比如夏小姐孤单待产是一个诱发事件A,结果C是她情绪低落,家庭生活受到影响,夫妻关系受到威胁;而导致结果的正是她的认知---
她觉得婆婆和丈夫没来陪同生产,就是抛弃自己,怠慢自己,不欢迎自己和孩子。
假如她换个想法,正视事情产生的B:
婆婆正在经历丧偶,丈夫经历丧父,这两种打击都非比寻常,不是丈夫和婆婆故意不来;现在自己的理解能够换取丈夫和婆婆未来更大的包容,每一个人都在为家庭和谐努力,而不是分裂。
那么她的情绪体验显然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糟糕。
夏小姐虚心听取我的建议,开诚布公的和丈夫、婆婆坦白自己的感受,婆婆先抱着夏小姐哭起来,她说:
“你为我们家生养孩子,这份恩德我到死也不敢忘,当时拦着孩子爸爸没去看你,主要是我们家乡风俗习惯多,我怕亲戚间的流言蜚语伤到你,却没想到还是留了心结,我对不住你。”
丈夫也表示:没有亲眼见证孩子出生是自己一辈子的遗憾。
但不论婆婆还是丈夫都真诚的说:孩子的到来是让他们最幸福的事情。
其实生活中很多矛盾真的就是几句话就可以说开,但我们都因为太怕引起新矛盾选择憋着,但憋久了伤身又伤心,还不如大方的说开。
家人吵得不是架,是爱。
性的沟通,
夫妻关系本应大于亲子关系
不要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
仔细分析夏小姐的家庭矛盾发现其实问题不是很难。之所以如此盘根错节,主要在于生产后夏小姐和丈夫的隔阂太深,两人甚至没有独处的时间解开误会和心结。
俗话说:夫妻吵架,床头打架床尾和。
话糙理不糙。
男女两性情感关系中,男性往往以“生理冲动”为先导,女性则以“情感渴求”为先导,性是情感表达的主要工具,男人因性而爱,女人因爱而性。
当生理冲动和情感渴求都得到释放,其实是化解夫妻矛盾的灵丹妙药。
现实生活中,很多夫妻一日三餐工作上班,闲暇时刻也只谈论孩子,很容易失去自我。
留出时间让你们两个人在一起。即使只是早上来个拥抱,晚上来个晚安吻那么简单,也要确保在一天中有某个时刻你们会互相关注。
一旦你们能有机会在一起,交流就顺理成章了。
比如丈夫每天斗志昂扬的去上班,那就感谢他。妻子晚上起来三次喂孩子,要感谢她。
提醒彼此对方对你很重要,你被爱是因为你是谁,而不仅仅是因为你做了什么。
治疗结束的时候,夏小姐脱胎换骨成了快乐的辣妈。
最近我在她朋友圈看到一句话,很有意思,适合这个问题的嘉待情感老师总结孩子不是婚姻的粘合剂,不是因为有了孩子家庭才会更稳固更长久,而是爸爸妈妈很爱对方,所以我们欢迎一个孩子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