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网友提问:
很多人觉得自己婚姻不幸福,到底怎样觉得不幸福呢?如果不幸福该怎么办呢?
手指长倒刺的感觉:撕,是钻心的痛;不撕,是挠心的痒。
你后知后觉发现的时候,可能都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又为什么会在那里,而且一碰就疼。
当你想去拔掉刺,可能会因为处理方式不当,引发皮肤出血、细菌感染甚至是更严重的后果;
当你好不容易正确的解决了第一批刺,还要小心翼翼的呵护,不然更多的刺又会卷土重来。
不幸福的婚姻,所带来的感觉是持续变化、反复横跳的。
而潜藏在“婚姻不幸福是什么感觉”这个问题之下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是:
不幸福的婚姻会让你变成什么样子?
歇斯底里?麻木寡言?自我否定?
……
马克思说: 世上惟有爱与咳嗽是无法掩饰的。如果你有过很多处理婚姻个案的经验,你会知道,不幸福也是无法掩饰的。
对于大部分来访来说,最痛苦的可能还不是自己的状态,而是这段不幸福的婚姻对所珍视的家人带来的影响。
如果你心疼孩子,会不忍心让孩子目睹父母频繁争吵,也会担心自己的不幸福成为孩子一生难以治愈的心理阴影。
如果你心疼父母,会无法忽视他们操心伤神的样子,不忍心他们一把年纪还要为你的幸福牵肠挂肚。
如果处在不幸福婚姻中,你该怎么办?
现在,我将针对以上几点分析不幸福婚姻的感觉并给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即将步入或者已经在婚姻关系中的你。
01、婚姻不幸福,是一种持续变化、反复横跳、难以摆脱的痛苦。
结合我处理过的个案,其实不少学员在生活工作中的情绪变化也是当事人在婚姻中不幸福感的外向投射。
当然,这里所依据的案例,是指那些在一开始的两性关系中就相对平等的夫妻,即没有一方过于卑微、单方面付出或PUA另一方。至于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我后续会进行说明。
言归正传,我提炼出一部分婚姻中具有代表性5个的感觉不幸福的情绪阶段。
这5个情绪阶段,我会从两种不同的情境:有一方妥协和双方互不退让,来展现不同的情绪感受。供大家参考,欢迎对号入座。
①发现阶段:
一方妥协:想缓解,却越吵越凶,身心疲累;
互不退让:压根不想缓解,觉得对方莫名其妙,自己带着一肚子委屈直接化身福尔摩斯拿放大镜观察对方,持续性一点就炸。
②冷战阶段:
一方妥协:懒得吵了,但开始自我怀疑,是不是“我”平时不够关心TA,不够体贴;
互不退让:见面都烦躁,我又没错/我都道歉了还要怎样,TA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这个家没有一点家的样子,还不如在公司加班/在外面玩。
③僵持阶段:
一方妥协:不冷战也不吵架,在自我否定中,逐步退让和妥协,但是仍旧无法沟通;
互不退让:反正我不是我的问题,凭什么每次都是我退让?进而有一种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各过各的窒息感和孤独感。
④牵连阶段:
一方妥协:看似维持住了摇摇欲坠的婚姻,但是给孩子留下的心理影响不会消散;
互不退让:孩子产生恐惧感、失去安全感、自卑胆小不合群,且心理阴影影响一生。老人开始担忧,拐着弯劝和或者暗地操心叹气。
⑤迷茫阶段:
一方妥协:我好像挽留住了TA,也挽救了这个家,但是好像又没有。我好像应该像朋友以为的那样幸福,但是这幸福好像不是我最初想要的那样;
互不退让:不吵不闹只是不想走上绝路,但是对未来的迷茫也让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而出现这种情绪反复横跳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矛盾的起因是发觉到婚姻不幸福,但是吵完架之后,这个“因”不仅没有被解决,反而引发了更多的矛盾和冲突,矛盾二次升级,问题成了心结。
吵架时,情绪失控越闹越凶甚至觉得过不下去;
冷静后,觉得自己也有问题不该出口伤人,但是又碍于面子不愿先低头,只能持续冷战;
最后突然察觉到,感情被消磨殆尽,自己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02、不幸福的婚姻会让你和对方都开始走向“情绪控制退化”
根据我的个案经验,不论是一方妥协还是两方僵持,都会让这个家庭留下悬而未决的隐藏危机。
1、先说一方妥协的可能情况。
要记住,妥协一旦开始,就可能是无数次。尤其是面对不同情况
如果对方懂得珍惜:
可能会有好结果,但是曾经的裂痕仍旧会时不时的被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唤醒。
比如,某一天TA回信息的速度变慢了,你开始胡思乱想:“他是不是出事了,还是不想搭理我?我怎么能这么想呢,他一定只是在忙而已。他真的是在忙吗?……”
如果在这个时候,你不能很好的排解这些负面情绪,就有可能会让夫妻矛盾重新上演。或者让自己陷入更难以自拔的负面能量场中。
如果对方得寸进尺:
那么一味的妥协,只会让自己更加得不到尊重和爱惜。
你会在长期的妥协中歇斯底里:“我都那么付出了,那么退让了,为什么TA还要这么伤害我。我有那么不堪吗?有那么让你嫌弃吗?我都是为了你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你却这么对我……”
这种情绪长期被你压积,一旦喷发,将不可预估。
在这种情况下,对比我在前面所说的”这些夫妻在最开始的时候是相对平等的关系“。
婚前婚后的剧烈反差,会让付出的人显得无比可笑、可怜、可悲。但是,你能说,这是TA活该吗?
如果你有过跟学员面对面交流的经验,就会发现,这些人可能在最初的幸福或者“蛊惑”下,失去了经济独立的能力,或错过了自身发展的最黄金期。
同时,身上背负着车贷、房贷、孩子、父母等一堆堆残酷又现实的责任。TA对未来的迷茫,不仅仅是人何所去,更多的是心何所从。
2、再说两方的僵持,看似谁都不认输的情况。
双方僵持,也只不过是在时间的潜移默化下相互妥协。
“就这样吧,跟谁过不是过。”
这是很多人用来自我安慰、自我麻痹的惯用话术。
而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在情绪的左右下,我们对于自身状态是无法真正躺平的。
于是,就会出现一种吊诡的现象,再僵化的夫妻关系,吵架的还是会吵架,该冷战还是相互不搭理,甚至有时候相看两相厌,一到周末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而这一段婚姻之所以还在,也只是“算了吧,我这辈子就这样了。”
当然,在时间的影响下,未必不会没有好结果。但是,我仍旧要告诉你,在“停滞变顺畅”的过程中,双方都会体会到自我感官所带来的情绪盛宴:
好的时候会觉得,这日子好像也不错,至少比别人幸福。
孬的时候会瞬间记起对方所有的过错和毛病,觉得这日子毫无盼头,一潭死水。
时间是无法让人全部释怀的,那些伤害如同手指倒刺一般,它总见缝插针的出现,提醒你当年痛苦和无措,也让你重复“出现→撕出血”的麻木。
发现没有,不管是否退让妥协,当你在一段关系中,从恩爱两不疑到破镜难再圆时,这种巨大的反差,都有可能导致你出现“适应障碍”。
从专业角度而言,适应障碍(adjustment disorder,AD)是指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所产生的短期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常有一定程度的行为变化等,但并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适应障碍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以情绪障碍为主,特别是焦虑,抑郁症。患者出现适应障碍后,情绪往往表现的比较差,如焦虑不安,提心吊胆,或者是情绪低落,高兴不起。发病往往与生活事件的严重程度、个体心理素质、心理应对方式等有关。患者中男女两性无明显差异;任何年龄皆可发病。
不仅如此,当现实的“不幸福”和心理的“我应该很幸福”开始左右搏击时,你就会陷入自我拉扯和精神内耗之中。
想一想,上一秒你抬头看到窗外的飞鸟,突然想到和TA一起度过的甜蜜时光,恍然间觉得这些争吵和冷战不值一提,TA对你挺好的,你们还可以继续幸福的过下去。
下一秒,看到微信里TA发给你的最后一句话,又猛地拉下脸,觉得TA不配你不值,进而陷入情绪旋涡难以自已。
心理学上,这种情绪的反复起落现象被称之为“心理钟摆效应”。
看到曾经优秀的自己满怀憧憬中步入婚姻,却落得个被情绪操控做提线木偶的下场,可怕吗?
而更可怕的是,这也仅仅是不幸福婚姻给你的部分“感觉”。
03、这种不幸福的感觉,会以你/你们为震源,扩散到父母和孩子身上。
一个胎宝宝,会因为准爸妈的吵架和准妈妈的情绪波动而产生频繁的胎动。
一个小婴儿,会因为父母的争吵,身体变得僵硬,哭闹不止。TA生而为人率先感受到的不是幸福而是痛苦。甚至如果长时间在争吵环境中,会影响孩子的听知觉、视知觉发育,严重会出现感统失调。
一个不满三岁的孩子,会因为是被迫处在“第一观战席”而严重缺乏安全,先天的本能会让他害怕、退宿,进而影响心智和行为的正常发育。
一个最初在爱里长大孩子,很难理解明明很好的爸妈会突然变成“仇人”。
他们会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无助,也会开始思考:
“是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我?是不是因为我不听话?是不是因为我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当孩子看得多了,也会从“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变成“他们怎么又吵架,烦死了,不想回家,也不想学习,反正没人在乎”。
作为父母,应该要时刻提醒自己“孩子无法完全消化大人的情绪”。
你总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但是却忘了,他们即便不懂,也不影响他们在天赋所赐的敏感中,察觉到父母的不正常和家庭的不和睦。
甚至在某些时候,孩子也能教会大人成长。
04 婚姻不幸福应该怎么办?从两个方面入手改变现状
想要打破婚姻不幸福的魔咒,你需要的是从“自我”到“关系”,全面提升爱的能力——即先学会爱自己,再学会爱对方。
美籍德裔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希·弗罗姆在《爱的艺术》里强调:
爱不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而是一门需要后天理解、练习的技艺。我们要先学会爱自己,然后再去爱别人。
1、从自我出发,爱自己
爱自己不是自私,而是爱的基本能力。
通过以下几个建议,希望你能学会对自己好。
破解自我妨碍 完成自我成长
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关心自己的身体变化,定期体检,注意饮食,为良好的睡眠努力,适量运动。
找到除婚姻外,让你感到充实的事。
你可以在你的节奏中,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如果没有,那就去尝试、去体验。
逛街、看书、钓鱼、发呆、学一门乐器、写一写日记、甚至体验做一做志愿者……你要迈出第一步,去触摸你所见的或者觉得好玩的一切。
觉察并接纳自己的情绪、感受。
情绪和感受真实地反映着自己的内心的需要,它值得被你认真对待,用心呵护。
学会记住那些积极的情绪,保持住;排解那些负面的情绪,安抚它。
当你不知道怎么办时,可以试着闭上眼睛放空自己,去感受情绪的来源。
把它当做你内心需要关爱的小孩,去看见它、抚慰它,告诉它:“我看见你了,我就在这里,让我抱抱你……”然后试着讲这些情绪准确而直白地表达出来。
满足自我需求,接纳自己的每一面
接纳自己的所有
尊重人性的残缺,接纳自己的局限,不肆意评判自己,好与坏照单全收。对于想要做到的事,全力以赴;对于感到吃力的事,学会放下。
学会自我满足,对自我负责。
有些需求不必向外索取,不必过分依附于他人。
当你发现你能够满足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够独立处理自己的情绪,满足自己的需求,不再将所有期望寄托于他人,不再向外索取的时候,你会发现内心的失望、失落变少了。
你会惊叹于自己的强大、丰盈、独立。
你对他人那股莫名的怨气与怒气也随之减少,你变得平和、豁达,甚至从过度索取变成擅长分享。
你可以感受到幸福是一种互相分享,你有能力让自己幸福,而不是请求他人给你幸福。
这个时候的你,也变得真正地独立、成熟、强大。
尊重自己的内心。
如果一段婚姻让你痛不欲生,你再也找不到维持下去的动力和需要。
那就尊重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挺直腰背,勇敢结束它。
如果内心依然需要对方,爱着对方,不想离开,但这段婚姻却时长让你感到痛苦。
那就尝试着找到症结所在,去改变,去成长。
2、从关系出发,爱另一半
能够爱自己的人,也是能够把这份爱传递给另一半的人。
当一个人只学会了如何爱自己,却吝啬于把爱传递给另一半,那么这份爱无法流动,终将枯竭在自己身上。
而自己也会变得感受不到爱与被爱的能量,最后再次失去爱的能力。
总结一句话,就是你是如何尊重自己、接纳自己、认同自己的,就像这样去爱对方。
放弃“我觉得”,了解“TA喜欢”,尊重“TA想要”
了解伴侣的爱好与偏向,直接问出来,然后试着和TA一起完成。
尊重伴侣的意愿,倾听TA的想法,欣赏TA的不同。
出现争议时,在保持自我的前提下,站着TA的角度去思考,然后再进行沟通。在必要的时候,给对方足够的独处时间和空间。
表达你的爱意,也反馈TA的爱意
用语言或者行动,多表达你对对方的喜爱。
当TA送了你一束花,回一句,“你眼光真好,这花让我们的家更好看了”。
当TA做了一顿晚餐,记得说一句“谢谢,辛苦了”。
当TA面对挫折时,给TA一些肯定和鼓励,陪伴TA,接纳TA的脆弱,给予情绪支持。
保持婚姻的仪式感,给对方一些小惊喜:一本TA喜欢的书、一次两人的下午茶时间、一趟期待已久的看日出之旅……都足以成为幸福婚姻的活化因子。
在婚姻关系里,不仅要让对方知道你对TA的爱意,也要在收到对方的爱意时,反馈给TA,“我收到了你的爱意,我很喜欢,我也爱你”。
最后,祝愿大家在婚姻中,能够持续感受到爱与被爱的幸福。